碳排放“商品化”时代的大宗服务商

2021-05-31 11:04

控制碳排放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,在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,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权如同“去产能”行业的产能一样,成为稀缺资源,从而具备了商品属性。在这方面,欧美已经走在时代的前列,从本世纪初起步,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,已经初步建立了碳排放权市场。而2030年碳达峰、2060年碳中和,是中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。为了切实履行这一承诺,在国内建立碳排放市场,已经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吁。


插图_2.JPG
碳交易在我国并非没有经验,从2011年开始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7地就启动了地方碳交易试点工作,累计成交量超过4亿吨,累计成交额超过100亿元。根据最新消息,6月底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将上线启动,有近10个行业的企业参加,未来也将开发一系列衍生品,这意味着继欧美之后,碳在中国也将正式成为商品。
01.webp.jpg
虽然碳交易的细则还有待制定,但对于所有排放碳的行业而言,未雨绸缪总是没错,特别是对于有色这一“排放大户”。正如之前的文章所言,有色行业已经立下“军令状”——力争提前五年即2025年实现碳达峰目标,2040年碳排量要下降40%。


目标已定,碳交易将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,促使有色行业上中下游共同努力,实现碳减排的目标。本文我们以铜为例,分析碳交易市场一旦形成,上中下游企业将受到哪些影响。

微信图片_20210528144607.jpg对上游而言,虽然采选环节本身的直接碳排放量有限,但会产生间接碳排放量。而一旦碳交易市场启动后,这部分排量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,进而促使企业“绿色生产”。这方面国外早有先例:2020年底,全球最大的铜矿商智利国家铜业公司(Codelco)宣布将在2030年前削减70%的碳排放,相信这是为了适应未来碳交易市场,同时也为国内的上游企业提供了前车之鉴。

插图_3.JPG


对中游而言,可能会对原料结构产生影响。采购铜精矿作为原料的成本会增大,企业为了调整成本,可能采取其他环保的方式生产。并且已经有企业率先响应碳中和时代的新方式:据安泰科近期报告显示,国内15家规模最大的冶炼厂已同意将铜精矿采购量减少126万吨(相当于约30万吨铜),较去年同期下降8.8%,而缺少的产能,可能用其他原料(如废铜)补充。
对铜下游应用行业而言,虽然自身几乎不产生碳排放,但碳交易产生的成本变动,必然会改变下游行业的成本,也就是俗称的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。例如,从去年以来,白色家电业就深受上游铜价上涨之苦,具体可以参考《“碳中和”下 大宗商品综合服务商和家电业的奇妙碰撞》一文。
02.webp.jpg
大宗商品综合服务商能帮助的不仅是家电企业,在未来的“碳交易”时代,它更承担着把握先机、发挥自身横跨上下游的特点,运用专业素养,帮助铜产业链企业创造价值的使命。那么大宗商品综合服务商究竟如何为碳中和的目标添砖加瓦?让我们来畅想一下。 
插图_1.JPG
发挥全球布局优势,帮助企业合理套利。碳市场的主要目标是服务于企业减排,用市场化的机制,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来减排,核心是要形成合理的碳定价。根据国内外经验,由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,不同地区碳排放的价格会有明显差异。仅以国内试点市场为例,2020年北京碳排放均价在80元每吨以上,上海均价为40元每吨,其余各地基本维持在20-50元每吨。碳价的差异,提供了套利的机会,大宗商品综合服务商可以利用自身的规模与布局优势,采用“时空转换”的操作手法,在碳成本低的地方买入铜精矿,在碳成本高的地方将铜产品卖出,以此帮助有需要的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获得先机。
插图_4.JPG
利用自身实力背书,帮助产业链融资。众所周知,所有的大宗贸易不仅紧密联系产业,还需要金融的支撑。但是产业链上企业众多,规模不一,融资条件必然存在差异,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主客观因素所限,遭遇“融资难”“融资贵”早已是不争的事实。在此背景下,大宗商品综合服务商可以利用自身的实力背书,在帮助企业顺利融资的同时,也巩固了自身在行业内的地位。实际上,这就是近年来广为发展,被决策层多次关注的供应链金融。
插图_5.JPG
综上所述,一旦碳排放成为商品的时代正式到来,将会重构整个铜产业链,影响的是上中下游的每一家企业。在这场变革的“盛宴”中,作为企业之间“润滑剂”存在的大宗商品综合服务商,不但不会缺席,而且还能大显身手,帮助相关企业在控制生产成本的同时,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,乃至全人类的命运尽一份责任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)